文艺复兴之上的未来主义
从伊辛巴尔迪宫的庭院延展至花园,一座充满21世纪科技感的艺术装置空降在这座建于16世纪的文艺复兴建筑里。
这座艺术装置探究了未来设计、科技及创新材料,并架构起建筑与自然之间的桥梁。
‒ Arthur Mamou-Mani
这座艺术装置由三种颜色组成,透明色部分由PLA生物材料自身的剔透感组成,其余部件则以白色的颜料和棕色的木浆着色。
木浆取材自四季长青的松柏,球果在树上的自然生长的形态变化呼应了这座艺术装置的整体设计,因此,它被命名为“Conifera”(拉丁语,译为:松柏)。艺术装置的组件由开放源代码软件进行3D打印而成,通过参数设定来确保结构的稳固性,同时减少材料的使用,遵循“以少制多”的原则。

在此之前,工业朝向工厂生产为主,从而摒弃设计师和建筑师的参与创作。3D打印的制作过程比我们想象地要更加系统,从最初的起稿到最终的完成制作,设计师全程参与其中。
纵观历史,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等对自然界里错综复杂的结构纹理的进行了研究和模仿,比如玫瑰花瓣的纹路,以及蜘蛛网的结构灯。无论是机械还是人工,在面临如此复杂的结构的时候,都会变得束手无策。然而,在数世纪以来,工匠们无法很好地了解制作过程的细节,这种未来的科技为他们带来一种更靠近制作本身的可能。
通过调研组织的不懈研究,3D打印已逐渐开始探索自然界,从模仿动物骨头的打印出来的材料到更先进的“Project Silkworm”——由Arthur Mamou-Mani和Adam Holloway共同研发的开放源代码软件,其灵感来自于蚕如何筑茧。这样的发明可以带来显著的成效,无论是生物科学,还是建筑和设计。
除了新型材料的创造,3D打印带给设计师最大的好处是绝对的自由。只要简单快速地在你自己的工作室里制作一个模型,便能打造出设计和建筑作品。设计师们可以如释重负般地进行创造,汲取中世纪的现代主义的方法论,但没有一丝怀旧之感,取而代之的是聚焦在这波工业浪潮核心理念:社会和物质的革新,以及科技的潜能。
本文由艺术与文化作家Billie Muraben撰写
参观地址及时间:
1 Palazzo Isimbardi
Corso Monforte 35
20122 Milan
2019年4月9日: 10:00 – 20:00
2019年4月10日至11日: 10:00 – 17:00
2019年4月12日至14日:10:00 – 20:00
找到离你最近的COS门店:门店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