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之光
对话艺术家Do Ho Suh
漫游世界的艺术家打造建筑之光

采访:EMILY KING
摄影:LOLA & PANI
Emily King: 在你的织物雕塑作品里,光是一个关键的元素。当你在陈列这些装置艺术作品的时候,你更倾向于室内的光线,还是尝试以特殊的方式来调控它?
Da Ho Suh: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不会去改变光线。我更倾向于自然光线,从天而降的光线。那种柔软的,广阔的且充满氛围的光纤很好地呈现出面料的透明感。你可以在那边的墙上看看这些面料。
EK:啊,那就是你使用的面料吗?我可以摸一下吗?
DHS:当然可以。绿色那块是欧根纱,浅橙色的是涤纶。丝绸是制作传统韩服的基础面料,只在特殊场合穿着,但是价格相对较贵,因此,涤纶作为替代品。
EK:人造面料的光泽度不一样。
DHS:这是定制的,我试图去复制丝绸纹理的复杂结构,但是,丝绸在非自然光线下,尤其是聚光灯下会造成反光,并且变得不通透。你可以舍弃透明感,但是我的作品与记忆有关,透明感对它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有时候人造纤维可以更好地处理光线。
EK:我经常把光想象成一种显现物体的介质。我总有一种违反直觉的想法,那便是在很多情况下,光可以隐藏起来。
DHS:这是一种绝妙的平衡。面料后面的事物变得模糊,但并不会太模糊。光在定义空间上依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EK:你在哪里购买面料?鉴于你的装置模型和空间的比例是1:1,你应该需要很多的面料!
DHS:我和一个韩国的纺织公司合作。最初,我会在面料市场购买,但是后来这些面料工厂渐渐地消失,因为越来越少的人穿着传统的韩服。后来,我找到了一家可以为我生产面料的厂家,因此我会大量地订货。
EK:你有大量的库存吗?
DHS:有的,我有很多卷白色的面料,无论我什么时候需要用到,我就会将它拿去染色。
EK:你是怎么选择颜色的?
DHS:通常以绿色作为开始,它是传统房子里墙纸的颜色,仅限于天花板,墙是全白的,然后,它渐渐成为一种不同房间的颜色代码。
EK:你在使用涤纶和丝绸的时候,有什么固有的模式吗?
DHS:当我创作传统韩国建筑空间的时候,我会使用丝绸,比如我童年的房间;至于其他的空间,我会选择涤纶。这里面有多种原因:韩屋不仅仅是关于我的童年,它更关乎韩国的传承和历史。在现今的韩国,住在传统的韩屋是极为罕见的。

《阶梯-5》,2008年,Do Ho Suh著名的纺织面料装置艺术作品,勾勒出建筑的朦胧线条。感谢艺术家及Lehmann Maupin提供照片,纽约,香港和首尔。
EK:它们大部分已遭受到破坏吗?
DHS:是的,韩国人更倾向于西式建筑。虽然传统的建筑正在复苏,但仍然只是极少部分的人对它感兴趣。它成为一种奢侈的东西,所以建材的成本也很高。
EK:你在韩屋内找到什么样的光线?
DHS:在传统的韩屋里,我们使用纸作为材料,而不是玻璃。当光线射进来的时候,它很独特,因为你可以看到非常温暖的光线,从薄薄的纸张透入。我喜欢韩屋的一大原因是它的通透性。你可以通过折叠门的关合来调节光线。我在首尔住的房子一共有三道门,你可以让房间变得很暗,你也可以打开门,让光线和声音进入室内,这也是我认为的一种与自然建立关系的方式。你可以听到透过薄纸穿透而来的声音,让你宛如置身于大自然。即便你不能看见外面,你仍然可以在晚上的时候看见剪影,这也能与传统的绘画产生联结。住在这样的传统建筑里,你会感知到这些艺术形式是从何而来。
EK:你韩国的家是你父母名下的吗?他们是艺术家吗?
DHS:我父亲是韩国战后第一代的当代艺术家,可以说他是韩国战前和战后年代艺术桥梁。他先前的很大一部分作品深受日据时期的影响,但是他正在竭力摆脱这一切。尽管他使用的是传统的笔墨在宣纸上作画,但是他的画风非常极简,且具有当代性。他为我带来了极为美好的童年,现在也深深地影响着我的创作。过去,人们常常问我:“你的家在哪里?”,现在,我和我的家人在这里,我在伦敦找到了归属感,但是我的作品仍然追溯到我成长的地方。我开始寻找不同的维度和层次,发掘全新的意义。这也许就是记忆的力量。而对于下一代人来说,尤其是我女儿这一代人,她们在自己成长的地方建立属于自己的记忆系统。这不仅仅关乎于她们这个年代,更多的是她们作为韩裔后代,她们也会带来独有的文化印记。
EK:今年,我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观看了你的电影,影片里讲述的即将被拆除的Robin Hood Garden里的公寓。对我而言,这和你的日常工作很不一样。
DHS: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项目。我一直使用同一种方式来纪录那些房间。
EK:什么样的房间?
DHS:我的家人、亲戚和朋友,几乎我生命中所有人的房间。我使用的是一部相机,不是录像机。我们将相机架在一个滑轨上移动拍摄,连续拍摄上千张照片。然后,我们通过电脑合成,生动动画,使其看起来像一部电影。
EK:你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DHS:它拥有室内建筑摄影的美学功能,非常精确,非常高清,聚焦到每一处。
EK:太有趣了。当我在观看影片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一种神秘的气息,但是无法形容它具体是什么。
DHS:它对我来说是一个意义深重的项目。在此之前,我的作品一直在关注我自身的经验,所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地。Robin Hood Gardens位于东伦敦,离这不远,尽管它有些偏远,但与此同时,它的拆除却随即引起了很多问题。当时有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我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拍摄,因为这座建筑真的在我们拍摄期间被摧毁了。
EK:看来你付出了很多感情。
DHS:这是一个我一直不停自我怀疑的项目。在威尼斯双年展开幕的时候,几个韩国记者在看完这部影片的时候,想要与我探讨首尔中产阶级化的问题。这真的很有趣——一个伦敦项目却引起了全球性话题。
EK:这个工作室真是一个奇妙的空间。窗户很大,朝向是西,对吧?你一定能欣赏到最壮丽的落日?
DHS:是的,这边是西边。下午的时候,这里光线非常强烈,非常漂亮。我觉得这在伦敦是很难得的光线。纽约和首尔的气候很相似,两个城市的光线都非常得明亮。首尔在过去尤为明显,现在感受已经不那么强烈了。
EK:走在在伦敦的大街上,南边的日照也比不上这里。
DHS:我搬来这里已经八年了,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来适应这里的气候,比我想象的还要久。我想是这里的空气湿度。当你关注气温的时候,你会发现温度不低,但是你会感觉很冷,深入骨髓的那种寒冷。
探索更多